2007年12月17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一版: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黑网吧”上山下乡要重视
本报记者 蔡亮

  近日,宁波市、义乌市和杭州市萧山区的部分读者向本报反映,在一些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黑网吧”正呈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危害了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义乌的一位家长说,他的儿子曾经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前些日子,儿子以去同学家讨论作业为由,连续几个双休日都早出晚归。可没过几天,学校老师却来电“告状”,说孩子最近上课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这位家长赶紧联系了儿子的一些同学才知道,原来两个多月来,儿子居然天天都去黑网吧玩游戏。
  这位家长反映,前段时间义乌有关部门在义乌城区进行过打击黑网吧的专项整治行动,城区的黑网吧有所收敛。但是,这些黑网吧却转移到了农村。在这些网吧上网,不需任何证件,学生进出自如。他忧心忡忡地说,如果任由这些黑网吧横行下去,不知要断送多少学生的美好前程。
  萧山区党山镇的一位读者说,这里的农村地下网吧数量近年来增长很快,规模也不小。“现在少的有30多台电脑,多的有70台左右。我只能以恐怖二个字来形容了。”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颁布以来,相关部门加大了取缔黑网吧的工作力度。以义乌市为例,今年1至9月,义乌市工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452人次,查处无照经营“黑网吧”102家,罚没款18.7万元,没收专门用于无照经营的电脑454台。但是,农村“黑网吧”依然屡禁不止。为何这些不法经营者会一再铤而走险呢?
  据工商部门介绍,农村“黑网吧”主要具备这样几个特征:小型、简易、分散、隐蔽。有的网吧只有几台或十几台电脑,条件简陋,经营模式大多是家庭化、作坊式的。因此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多,存在安全隐患的多,浏览不健康网站的多。
  义乌市工商局执法人员骆志明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黑网吧”的打击力度,加上电脑在城市的普及,因此在城市里“黑网吧”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于是,许多不法经营者开始把目光转向监管难度较大的农村。“首先,农村、城乡接合部存在市场,外来打工者、中小学生是主要的消费群体;其次,在农村经营网吧成本很低,花几千块钱买几台二手电脑就行;另外,农村黑网吧的隐蔽性非常强,大多藏在农民家中,村民中有‘线人’,不法经营者应对盘查早有准备,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关门大吉,甚至临时转移。” 
  记者从工商、文化等部门了解到,缺乏有效监督、执法力量不足、处罚力度偏弱是农村“黑网吧”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难点。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打击农村黑网吧,关键是加强工商、文化、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同时建立起一整套长效监管机制。“比如,在农村推广在城市网吧管理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发动村民委员会等农村村民自治组织,有条件的地方要做到每村一名义务监督员,以保证对黑网吧的及时发现,及时查处。要建立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举报,广泛发动群众特别是发动中小学生提供线索,深挖细查,严防黑网吧的转移和反弹。要加大处罚力度,对有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求刑事责任。”